百年名校   再铸辉煌

——昂首迈入21世纪的新武汉大学
 
(《光明日报》2000年7月30日 )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的新武汉大学正式成立了。在千年伊始、世纪更叠之际,新的武汉大学站在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新起点,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征程。
 
源远流长 人杰地灵
 
    回眸往昔,筚路蓝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武汉大学前身为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批准创办的自强学堂,是我国近代新式教育学堂之一。《清史稿》记载:“查京外学堂,办学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自强学堂相继更名为方言学堂(1902)、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3)、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3)、国立武昌大学(1924)和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6)。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以著名科学家李四光为委员长的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慧眼独具,选定山青水秀的珞珈山为武大新校址。1932年春,珞珈山新校舍落成,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的蔡元培在新校舍落成典礼上称赞道,武大校舍是国内最漂亮的大学建筑。1946年,武汉大学实现了“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宏伟办学目标。
    “镜湖枕麓,屏城襟江,灵秀萃诸方”。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崇高学术地位的高等学府。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等曾在学校从事过革命活动;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先后在这里任教;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确认武汉大学的文理学士毕业生成绩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大学被确认为直属高等教育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52年起,党的“一大”代表、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李达教授担任校长达14年。
    建国之初,全国性的院校调整使武汉大学办学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武大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等分别被划转合并或组建新的大学,其自身则发展成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武汉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原湖北医科大学创建于1943年,是湖北省唯一创建于解放前并延续发展至今的省属重点大学,现已成为一所融教学、医疗、科研、产业开发于一体的高等医学教育、临床科学研究中心。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54年由武汉大学水利学院及天津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有关院系组建而成。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工学为主,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是我国高校中水利电力专业最齐全、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
    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56年建校之初,即荟萃了夏坚白、王之卓等5位一级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测绘学科精英。学校目前已经形成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世界上规模最大、测绘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等测绘教育体系,也是我国以测绘学科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
    改革开放使四校步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大胆改革,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1993年武汉大学建校一百周年、1994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建校四十周年和1996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建校四十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辞祝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47所国外名牌大学和北大、清华等100多所国内高校派人参加武汉大学百年庆典或来函祝贺。1995年,国际科学界权威期刊《科学》周刊把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大学之一。
 
天时地利 人心所向
 

    武汉大学的组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为学校今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天时:四校合并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世界科技教育发展潮流。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已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充分发挥教育在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创新和应用等重要功能与作用,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也必须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配置,使其充分发挥效用,为此,建设若干所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世界知名综合性大学,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最强音。四校合并,应时面生,顺势而为,它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挑战,是武汉大学实现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新起点和新机遇。
    地利:新的武汉大学,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校区毗邻,成乎一体,便利于各校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为今后学校有效管理和实质性合并提供有利的条件。这在全国合并组建的新大学中是独一无二的。
    四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原水电大和原武大校区天然一体,界线难辨。原武测与原武大、水电大校区唇齿相依,紧密相连。原湖医大与原水电大、武大校区隔湖相望,一衣带水。
    新的武汉大学校园面积5342亩,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学校有大型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等设施。校园依山环湖、错落有致,四季花香流溢、绿树成荫,武大校园之美海内外盛名,是莘莘学子求学与创新的绝佳场所。
    人和:以山水为媒、教科为体,四校师生一直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天然联系,并在生物、化学等领域有固定合作关系。同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四校师生都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四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四校都是省级文明单位。原武大和武测是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
     “团结就是力量”。近几年来,四校领导和广大师生面对中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表现出高度的思想共识和奉献精神,积极酝酿在武汉地区组建一所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四校合并真正是人心所向、水到渠成之事。

 
培育英才 兴国安邦
 
    人们常用“成才在珞珈”来形容武汉大学不仅学风优良,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原武大先后有57名优秀毕业生和校友成为两院院士。数十位教师和毕业生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妇女”、“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等称号。
    四校注重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学生。多年来,四校学生在国内外屡创佳绩,频传捷报。有多名学生荣获“全国十佳三好学生标兵”、“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等称号;有多个集体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学生集体”、“全国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构筑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自1978年以来,四校多次全面修订和改革教学方案,拓宽专业层面、淡化专业界限,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鼓励学科渗透,推进素质教育。
    多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改革开放带来的现代气息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四校鼓励广大师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校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新的武汉大学鼓励学生“冒尖”,设有100余种奖学金,总金额1000余万元,受奖面约占学生比例的30%。
    改革开放以来,四校以科技和智力为依托,积极服务社会,主动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成为集产学研于一体最活跃的创新基地。
    原武汉大学承担国家及省市重点科研项目3000余项,其中200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800余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28项,国家社科基金奖4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在1995年、1998年两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位。植物生殖与发育生物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多项基础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电离层的电波测试技术、海态雷达技术、新能源电池技术、魔芋系列产品及氨基酸系列产品和有机硅系列产品等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中,武大教师发挥了新技术“孵化器”的作用。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84年至今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100多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和发明家奖5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16项,获专利136项。“九五”期间,科研经费逾2亿元。学校参与了包括葛洲坝、三峡大坝、黄河治理、南水北调、小浪底等我国绝大部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和一大排电力工程的科学研究、技术论证、工程建设等工作,此外,在农田水利工程、泥沙研究、水资源评价、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八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0多项,先后有200余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其它国家、省部级奖励。学校始终站在世界测绘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在全数字化自动测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可视电话等方面取得一批独具特色、应用广阔的科研成果。学校连续15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2次参加北极考察,其多项成果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原湖北医科大学近20年来已承担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500多项,有275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多项成果居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在口腔医学、显微骨科、冠心病及食道癌治疗等多项医疗技术方面探索创新,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校强调产学研结合,积极创办高科技产业,挺进“高科技园”和“大学科技园”,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源头和技术支撑。仅近年来,原武汉大学就有200多项应用技术与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还与企业共建了22个“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新型建筑材料HEC系列产品、高电压合成绝缘子、氧化锌避雷器等系列产品备受市场瞩目,互感线路参数带电测试系统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推广项目。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拳头产品“全数字化自动测图软件系统”已跻身国际五大知名品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占领了全国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为长江流域的抗洪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原湖北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均是三级甲等医院,其中附属第一医院是省人民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之一,附属口腔医院还是“全国四大口腔医院”之一。共有病床2600多张,年门诊量200万人次,住院量8万人次。
    四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入主战场,涌现一批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成果。“招标投标”和“成本控制”等成果在全国推广后,为企业节资增效数亿元。“关于涉外合同的国际法问题”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全国最早设立“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开创中国法律援助之先河。许多学者还被政府决策部门倚为“智囊团”,恢复高考的建议、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武汉经济的“两通起飞”理论、三峡开发性移民的建议、长江流域灾害研究等成为武大文科教师辛勤耕耘、服务社会、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主要标志性成果。
    以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一直是武大师生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四校合并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热情,致力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武大带向全国,带向世界。
 
携手并进 争创一流
 

    四校合并乃群龙聚首。新的武汉大学汇聚了三所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占据武汉地区六所“211”高校的半壁江山,是名符其实的强强联合。日前,武汉大学又被中央确定为副部级高校。
    新的武汉大学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包括文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史学、农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11大门类。学校共有117个本科专业,185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77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7个学科专业被确定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有已建和在建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6个。图书馆藏书520万册,中外期刊1万余种。是国家“211工程”全国高校文献保障体系华中地区中心。
    新的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拥有一支力量更加雄厚、结构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有1.3万余名教职工,其中有正副教授3千余人,博士生导师3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6千余人。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崭露头角,33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0余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另有14个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新的武汉大学藏龙卧虎,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原武汉大学在植物学、基础数学、电化学、国际法、发展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二十多个学科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被誉为中国水利电力高级人才的摇篮。学校在高电压及绝缘技术、水电工程建筑与施工、岩土工程、火电厂水处理等15个领域的研究形成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科特点突出、实力强大,使中国在世界测绘领域与美国、德国成“三足鼎立”之势,并有“世界测绘教育之都”的美称。学校在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与设计等十多个学科领域形成学科特色与优势。原湖北医科大学在全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科技发展和推广应用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口腔医学、病毒学、药理学、心血管内科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
    “扬帆长江,奔向海洋”。一个世纪以来,武汉大学在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形象,国际化办学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近十年来,四校公派留学人员5000余名;聘请了数百位国外著名学者和政界要人为兼职教授、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其中包括2位前外国元首、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数十名国际学术大师。四校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此外,四校近年来还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外国留学生。
    21世纪的科技发展,不仅更加向微观深入,同时日益复杂和综合。新的武汉大学将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空间和地球科学、能源和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形成众多新的“生长点”,以建设更多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的优势特色学科,迎接21世纪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挑战。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新的武汉大学由教育部和湖北省实施共建后,学校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并向着学科更齐全、结构更优化、综合实力更强、办学效益更高的方向迈进。到2010年,武汉大学将建设成一所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一流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基地,成为武汉乃至中南地区教育、科技和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承传百年之辉煌,整合四校之精华,新的武汉大学傲立于世界科技教育发展的潮头,决心以民族复兴、国家昌盛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为在21世纪中叶实现把武汉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同心同德,锐意创新,励精图治,再铸辉煌。

     

© 武汉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邮编:430072    E-mail:nic@whu.edu.cn